歷史沿革
分隔線
中央內容區塊
西嶼為澎湖屏蔽,語出臺灣通史,自中國有史三國以還,隨、唐就有中國人經略跡象;迨至元,始設澎湖巡檢司,「西嶼頭」亦涵括在內,隸泉州晉江縣。昔日舟行澎湖,必繞循本島航駛,每到西流海面之旋渦流域,激流澎湃,必先經西嶼頭,停泊內垵沙灣,拜祭觀音、媽祖,祈求保佑航行平安,添加淡水並問知水性,始發帆入馬公港,或轉駛臺灣,為先史時代,大陸渡海至臺灣之中途站。
光復後,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佈臺灣省縣政府及省轄市組織規程,縣下設鄉鎮村里,村內按戶編鄰,初期設八村,為:合橫村(合界村、橫礁),竹灣村(竹篙灣,小門),大二村(大池角、二崁),池東村、池西村(小池角分為二村),赤馬村(緝馬灣),內垵村(內垵),外垵村(外垵),並於民國三五年一月舉行公民宣誓,設村民大會。民國二九年,臺灣省政府公佈「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」,實施地方自治選舉迄今。雖選舉法規屢次修改,至七四年修正達十一次,惟西嶼鄉村莊,為地方自然聚落,自昔少有變動,至今仍然界址分明,循天然地形毗鄰而居;小門原為一離島,昔名丁字門嶼,民國七二年承前總統李登輝榮任省主席時德政,允建跨海小門橋,使本鄉行政區域歸為完整,交通往來賴以暢行無阻。
光復後,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佈臺灣省縣政府及省轄市組織規程,縣下設鄉鎮村里,村內按戶編鄰,初期設八村,為:合橫村(合界村、橫礁),竹灣村(竹篙灣,小門),大二村(大池角、二崁),池東村、池西村(小池角分為二村),赤馬村(緝馬灣),內垵村(內垵),外垵村(外垵),並於民國三五年一月舉行公民宣誓,設村民大會。民國二九年,臺灣省政府公佈「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」,實施地方自治選舉迄今。雖選舉法規屢次修改,至七四年修正達十一次,惟西嶼鄉村莊,為地方自然聚落,自昔少有變動,至今仍然界址分明,循天然地形毗鄰而居;小門原為一離島,昔名丁字門嶼,民國七二年承前總統李登輝榮任省主席時德政,允建跨海小門橋,使本鄉行政區域歸為完整,交通往來賴以暢行無阻。